打破垄断 这家脱胎于数控机床的企业不简单
数控机床行业,是我国工业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产业。机床是制造业中关键的一环,人们普遍使用的手机、电脑等产品的模具、外壳等都需要使用机床来进行加工。然而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,我国都不具备自主生产机床核心数控系统的能力,机床数控系统完全依赖于从国外进口。也正因如此,即便是遇到了国外企业漫天要价的情况,国内企业也只能忍气吞声地为设备买单。
直到2014年,沈阳机床上海研究院(智能云科起源单位)所自主研发的i5数控系统推向市场,一举打破了国外企业对中国机床数控系统市场的垄断。“国内曾经有一款系统,一直是从日本采购的。当时日方给国内企业的售价是15万元一台。当i5数控系统推向市场之后,对方的售价直接调整到8万元。”智能云科总经理朱志浩表示,i5数控系统对标的都是国外进口的系统,从性能、价格的指标上都可以与之匹敌。因此,自主研发的国产系统的推出,受益的是整个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。
七年磨一剑中国智造终破国际垄断
2007年,沈阳机床上海研究院初创团队——沈阳机床上海研发中心正式组建,朱志浩和他团队成员们决心研发出真正的国产机床数控系统。然而,机床数控系统并不简单,它是一个强大的系统集成工作,其中涉及了包括软件、电子、电器、算法、机械模型等在内的各种与控制相关的内容。而要实现完全的自主研发,团队必须从系统开始,一步一步地从代码、硬件开始慢慢摸索。朱志浩回忆,那是一段“不堪回首”的岁月,他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和重来,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。“相比较于技术上的困难来说,对未来的迷茫更让人感到焦虑。毕竟,最后能不能成功,是谁都无法预见的。”
苦心人,天不负。在经过了长达4年的钻研后,i5研发团队终于在2011年实现了首台原型机的突破。这款被称为“i5”的系统不仅可以完全替代进口系统,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接入云平台来实现远程设备诊断维修,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。2013年,“i5”远赴德国参加了德国电子信息展,备受当地企业和媒体的关注。“当时德国刚提出工业4.0的理念,但我们已经做出了符合他们理念的模板。”朱志浩自豪地说。尽管“i5”在国外出尽了风头,但这并不意味着最终的成功,因为它尚不具备产业化的标准。“我们又用了两年的时间,对生产工艺等内容做了很多优化,为产业化做准备。2013年,我们在一些合作用户上做了测试,并最终于2014年开始对外批量销售。”朱志浩回忆道。
最终的结果是令人振奋的:2014年,i5智能机床就达到了2000台的销售量,到了2015年则达到了6000台。从2016年至今,每年都保持在10000台左右的销售规模。这些数字听上去似乎并不多,但对于机床产业来说,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销售量了。这个销售量也意味着,i5数控系统在国内市场已经有了很高的占有率。
随着i5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,智能云科这家基于“智能终端+工业互联+云服务”创新模式的公司也应运而生,秉承“让制造更简单”理念,打造iSESOL工业互联网平台,为制造企业提供一站式工业服务。